新京报讯2月26日,记者从北京“两区”建设金融领域推进制度型开放情况新闻发布会获悉,截至今年1月底,北交所上市公司263家,超过八成为中小企业,近九成为民营企业。
北京证监局二级巡视员刘薇介绍,北京辖区北交所上市公司23家,占全国北交所上市公司总数的8.75%,相关企业均来自先进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北京辖区还有北交所拟上市公司38家。此外,自2023年9月北交所“深改19条”发布以来,共计43家企业登陆北交所,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近八成。
目前,北京已取消外商投资证券基金期货公司的外资股比限制,对外商投资金融机构业务范围实施国民待遇,符合条件的境外投资者可依法提交设立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或变更公司实际控制人的申请,证券基金期货行业机构开放取得积极成效。
2024年4月,证监会批复同意北京市开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制度和业务创新试点,5月31日,试点正式启动,公示审核机制在京落地,进一步实现了北京四板与新三板的贯通对接,为北京市优质创新型中小企业加速挂牌新三板、进入资本市场提供更加丰富、便捷的路径。作为北交所上市“后备军”,新三板持续为北交所输送更多优质上市资源,为北交所推进高质量扩容、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提供基础保障。2024年1-11月,全国已有30家新三板公司登陆A股,占新上市公司数量比例约34%,合计募资近94亿元。
2023年6月,北交所深化对外开放,与港交所联手推出“北+H”机制。据介绍,根据备忘录安排,北交所和香港交易所将支持双方市场符合条件的已上市公司在对方市场申请上市。北交所上市公司符合境内企业境外发行上市条件的,可按规定向港交所提交发行上市申请文件后报中国证监会备案;在港上市公司,符合中国证监会有关规定和北交所发行上市条件的,可按现行制度规则申请在北交所公开发行并上市。目前,辖区北交所上市公司康乐卫士已递交H股上市申请材料,并于2024年7月4日获证监会备案,待港交所过会后有望成为全国首家“北+H”上市公司。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2023年是“全面恢复”后的第一年,更是商务部确定的“消费提振年...
mdash;mdash;南京城建工程ldquo;龙袍rdquo;...
,AMD在去年5月份推出了RX6600XT的显存升级版RX665...
5月26日,由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工银理财等五方共建的北京农村普...
,华硕在今年4月份发布了灵耀132023超薄本,只有1cm厚和1...
感谢IT之家网友太原李宗盛的线索投递!,VGN推出新款S99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