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中国商务部与海关总署正式发布联合公告,宣布为维护国家安全与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将自2025年11月8日起,对部分锂电池、关键正负极材料及其制造设备与技术实施出口管制。
鉴于中国在全球锂电池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此次管制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在其具有显著产业优势的新能源关键材料领域,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了贸易管制体系,必将对全球高端电池供应链的布局产生深远影响。
根据公告内容,此次出口管制的范围精准覆盖了锂电池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在电池成品方面,管制对象聚焦于能量密度大于等于300Wh/kg的高性能可充放电锂离子电池单体与电池组。同时,其上游的制造设备,如卷绕机、叠片机、注液机、化成分容系统等,也被纳入管制清单。
在正极材料领域,新规涉及高压实密度与高克容量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三元材料前驱体及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生产这些材料所需的辊道窑、高速混料机、砂磨机等关键设备同样受到限制。在负极材料方面,管制清单明确列出了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及其与天然石墨的混合材料,以及造粒、石墨化、包覆改性等核心工序的配套设备。此外,与上述物项相关的多项核心生产工艺技术也被一并列入管制范围。
公告明确,出口经营者如欲出口上述物项,必须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及《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的规定,向国家商务主管部门申请出口许可。
针对此项新政,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应询时表示,中国此次纳入管制的物项具有典型的军民两用属性,相关管制决定是基于国家安全和国际义务的考量,符合国际通行做法。发言人强调,此举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或地区,中国政府愿意在遵守国际规则的基础上,与各国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与畅通。
市场分析进一步指出,此次管制的影响将精准传导至全球高端电池供应链,特别是能量密度大于等于300Wh/kg的电池,这被普遍视为下一代电动车的核心技术目标。
公告以300Wh/kg作为锂电池的管制门槛,精准地在主流产品与尖端技术之间划下界线。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电动汽车用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多集中在250-290Wh/kg区间,而磷酸铁锂电池则普遍低于200Wh/kg。
这意味着,当前绝大多数用于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的电池产品并未受到直接冲击,真正受限的是那些代表未来方向的超高性能电池。分析同时指出,由于当前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出口占比极小,预计短期内对国内产业影响有限。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伊利提振液态乳品消费 产品创新是驱动力
2023年是“全面恢复”后的第一年,更是商务部确定的“消费提振年...
以球会友以赛彰姿扎实推进体育强国战略基层发展
mdash;mdash;南京城建工程ldquo;龙袍rdquo;...
AMDRX6650XT显卡降至1899元,游戏性
,AMD在去年5月份推出了RX6600XT的显存升级版RX665...
工银理财:支持农村普惠金融服务 履行乡村振兴使命
5月26日,由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工银理财等五方共建的北京农村普...
华硕灵耀132023超薄本深湖蓝配色上架:1cm
,华硕在今年4月份发布了灵耀132023超薄本,只有1cm厚和1...
VGNS99系列客制化机械键盘开启预约:99键设
感谢IT之家网友太原李宗盛的线索投递!,VGN推出新款S99系列...